【ETF 101】什麼是 ETF 呢?結構像基金,交易像股票!
投資個股,你必須要自己研究什麼時候買、什麼時候賣,該買哪家公司?這些技術其實難度都不低,但是你有時間、有能力可以做這麼多研究嗎?所以,把這些事情交給 ETF 吧!在投資之前,你唯一需要了解的是 ETF 的投資目標是否跟你一樣?像是你想要讓資產穩定成長?還是要讓資產產生收益?你當然還是可以關心一下 ETF 持有什麼股票或債券,但是你不需要非常仔細的去追蹤他們,只需要確定你投資的 ETF 沒有偏離投資目標,就可以更輕鬆地進行投資。
為什麼投資 ETF 比共同基金好呢?
共同基金大多有設定單筆投資至少要一萬元的門檻,但是 ETF 如果你以零股的方式購買,最低的投資門檻通常比共同基金低(但是手續費佔的比重可能比較高)。
共同基金每天只有一個報價,叫做淨值。但是 ETF 只要在開盤期間,價格就會隨著交易而不斷變化,對於需要價格彈性的投資人來說,ETF 可以提供更高的掌握度,在大漲或大跌的時候,投資人就能做出及時反應(但反應的結果未必都是對的)。
何謂ETF:「指數股票型基金」的組成與優勢
ETF的英文全稱是Exchange Traded Funds,它在中國大陸被譯為「交易所交易基金」,在香港被譯為「交易所買賣基金」,在台灣被譯為「指數股票型基金」。ETF是一種跟蹤市場指數、可以在證券交易所自由買賣的開放式股票基金。大家可以把ETF理解為一種特殊形式的共同基金(Mutual Fund):發行機構把不同的股票買來,匯合到一起形成共同基金,然後再分成一小塊一小塊拿到股市上賣,它們就成了可以自由買賣的ETF指數基金。你買一支ETF,就相當於購買了這個指數的所有成份股。
ETF 是什麼?怎麼追蹤指數?有哪些類型?投資 ETF 年化報酬率超過 6% 的撇步
台灣的加權股價指數 (截圖自 Google) 美國的標普 500 指數 (截圖自 Google)
#2 實行被動投資 ETF 策略
- 盡量選擇全市場型的 ETF,不要只有某特定產業,分散投資到各個產業。
- 持續買進並持有,長期投資至少 10 年以上。
- 採取被動方式,不必管任何市場波動、不用看市場動態、不需自主判斷買賣進出點。
根據統計,即使歷經 2008 簡單告訴您什麼是ETF 年金融海嘯,台灣 50 與 S&P 500 在 2007 ~ 2017 簡單告訴您什麼是ETF 年仍分別有 6% 與 7.6% 平均年報酬。ps. 台灣 50:追蹤台灣市值最大的 50 家公司;S&P 500:追蹤美國前 500 大上市公司。
這表示就算在那 10 年間最差的時間點進場,也能達到 6% 年化報酬率。如果採取定期定額的投資方式,報酬會高達 10%。
6% 聽起來很高,勝過銀行定存或儲蓄險的 1~3% 許多,事實上它僅僅是整體市場經濟成長的「合理」報酬,相當於所有企業的平均獲利。而藉由投資 ETF,你的資產也能跟著市場經濟成長而增加!
ps. 如果覺得被動投資有點無聊,在做好資產規畫後,也可以嘗試其他 ETF,但建議先從規模大的原型 ETF 開始,等到比較熟悉,再去接觸比較小型、冷門的 ETF。或者,除了台股,美股也是許多人的選擇。
其他常見問題
為什麼元大台灣 50 總費用率比富邦台 50 高?
有研究追蹤大盤指數的人可能會發現,同樣都是追蹤台灣 50 指數的原型 ETF,元大台灣 50 (0050)的管理費為 0.32%,富邦台 50 (006208)卻只要 0.15%,而 0050 的總費用率 0.44%,006208 卻只有 0.32%。
細看 006208,一開始發行時管理費也差不多 0.3%,後來才調降,難道是因為比 0050 晚發行,為了競爭所以降低管理費嗎?
其實,主要原因是不同的申贖機制,原本 0050 和 006208 皆採實物申贖,營運成本不低,故所有相關費用都差不多,但在主管機關開放現金申贖後,006208 馬上改成現金申贖,大大減少了管理費用。
而 0050 至今仍未採取現金申購贖回,所以管理費依舊維持在原來價位。
ETF 投資會發生像次貸泡沫的危機嗎?
ETF 投資越來越盛行,漸漸引發泡沫化疑慮,其中最受矚目的是電影《大賣空》的主角、知名價值投資大神麥可.貝瑞(Michael Burry)的言論。
貝瑞在 2007 年美國次貸風暴爆發前,曾預警其泡沫化危機,這次他聲稱,類似的泡沫已出現在被動式 ETF 投資熱潮。但其實,這些 ETF 泡沫化的質疑不大合理,原因為:(以下的 ETF 皆是指原型 ETF)
- ETF 由上市權值股組成(基金),而次貸是次級房貸債券,2 者本質上不同,底層資產也不同。
- ETF 的價值直接由成分股決定,而次貸是多重衍生的商品,容易混雜幾個壞的在好的包裝中。
- ETF 佔股比例和整體股票的規模差距大,所以影響力還很小。
ps. 以下影片是 YouTuber 簡單告訴您什麼是ETF – 柴鼠兄弟對此更完整的說明:
對比主動式基金,單純追蹤大盤指數、不用人為判斷或預測的原型 ETF 是相當穩健的投資工具,且費用率又很低。
不過,隨著 ETF 投資在全球流行的浪潮,基金公司發行越來越多變種 ETF (如槓桿型和反向 ETF),還有涉及人為判斷或預測的 ETF 商品,有些管理費也不便宜,在投資前一定要深入了解並慎選!
【ETF 101】什麼是 ETF 呢?結構像基金,交易像股票!
投資個股,你必須要自己研究什麼時候買、什麼時候賣,該買哪家公司?這些技術其實難度都不低,但是你有時間、有能力可以做這麼多研究嗎?所以,把這些事情交給 ETF 吧!在投資之前,你唯一需要了解的是 ETF 的投資目標是否跟你一樣?像是你想要讓資產穩定成長?還是要讓資產產生收益?你當然還是可以關心一下 ETF 持有什麼股票或債券,但是你不需要非常仔細的去追蹤他們,只需要確定你投資的 ETF 沒有偏離投資目標,就可以更輕鬆地進行投資。
為什麼投資 ETF 比共同基金好呢?
共同基金大多有設定單筆投資至少要一萬元的門檻,但是 ETF 如果你以零股的方式購買,最低的投資門檻通常比共同基金低(但是手續費佔的比重可能比較高)。
共同基金每天只有一個報價,叫做淨值。但是 ETF 只要在開盤期間,價格就會隨著交易而不斷變化,對於需要價格彈性的投資人來說,ETF 可以提供更高的掌握度,在大漲或大跌的時候,投資人就能做出及時反應(但反應的結果未必都是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