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对数字代币和加密货币交易所严加管制
证监会于2018年3月19日发布最新公告,宣布已对一家名为Black Cell Technology Limited(以下简称“Black Cell”)的公司采取监管行动。Black Cell曾在其网站上宣传KROPS数字代币,指出会利用收益来开发一项移动应用程序,而该网站一般开放予香港公众人士浏览。经证监会调查后,因应证监会关注到Black Cell可能曾进行未获认可的推销活动及无牌进行受规管活动,Black Cell同意停止出售KROPS代币,并取消先前与香港投资者进行的所有代币交易。此外,Black Cell也在其网站设置以下弹出信息:“此项代币销售不适用于美国公民(和/或美国居民)、香港市民和不允许参与此类交易的国家的任何公民或居民。”
购买数字代币之前需要考虑的问题
1. 发行的是“功能型代币”还是投资代币?抑或是两者的组合?
2. 发行行为是否符合当地法律法规?
3. 发行目的是什么?尤其是,发行人会将募得的资金用于何种用途?
4. 代币是否在交易所合法交易?
5. 交易所是否依照当地法律合法运营?
6. 代币交易是否公开透明?
7. 代币的安全性如何?是否存在黑客入侵风险?
三项重要总结
1. 数字货币引发的兴趣日益高涨,2017年代币发行集资额超过50亿美元这一事实就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2. 其中的风险在于,在个别国家的监管制度下,数字代币会被视为受监管的投资项目或者证券,甚至是加密货币。
3. 数字代币的监管力度正在不断加强,香港证监会表示不会姑息任何违反香港证券法律的行为。
Search Results for 周末足球竞彩分析【打开∶AK6767.com】OKXBET.COM加密货币博彩平台∶电竞真人棋牌彩票】比特币交易风险有哪些【复制官网∶AK6767.com】OKXBET.COM加密货币博彩平台∶天天返水,首存送礼包】a4yz1enth
Take part in a journey to explore nature and culture in Los Angeles.
900 Exposition Blvd., Los Angeles, CA 90007
5801 Wilshire Blvd., Los Angeles, CA 90036
24151 Newhall Ave., Newhall, CA 91321
Menu Navigation Tips
The following menu has 2 levels. Use left and right arrow keys to navigate between menus. Use up and down arrow keys to explore within a submenu. Use enter to activate. Within a submenu, use escape to move to top level menu parent. From top level menus, use escape to exit the menu.
全球监管趋严,加密货币交易平台面临不同处境
8月26日, 据韩国时报, 韩国金融服务委员会 (FSC) 宣布将设立一个独立机构加密资产监控局,以进一步加强对虚拟资产、服务提供商的监管,密切监控可能存在的洗钱风险。FSC在声明中称新成立的部门将由FSC旗下负责反洗钱的韩国金融情报司(KFIU)管理。加密资产监控局将监控一切可疑的加密资产金融活动,决定加密货币服务商的许可延期,以及探索如何加强投资者保护规则。此外,加密资产监控局下还会成立一个政策管理规划处,处长将直接向KFIU司长汇报。
美国、香港、韩国等全球各地区对于加密货币的监管 全面 趋严且逐步细化,中国内地则是继续保持高压状态。
8 月 27 日,在 2021 年 "金融知识普及月 金融知识进万家 争做理性投资者 争做金融好网民" 活动媒体吹风会上,中国人民银行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局副局长尹优平表示,虚拟货币相关交易纯属投资炒作,人民大众要增强风险意识,自觉远离,保护好自己的 "钱袋子"交易加密货币有哪些风险? 。
同时, 尹优平 称 针对虚拟货币交易操作可能出现反弹的势头,央行在今年会同有关部门在检测境外交易所和境内交易商,封堵打击交易网站、App和企业渠道,加强政策宣传等方面开展积极的应对工作,虚拟货币交易炒作的热度明显下降。
尹优平透露说,下一步,央行将建立常态化的工作机制,保持高压态势,持续打击虚拟货币相关交易操作,广大人民群众如果发现相关的非法 集资 犯罪线索,要及时向有关部门举报。
而以全球交易量最大的平台币安为例,自2021年来,币安已遭十数个国家和地区进行监管警告,包括 欧洲、美洲、亚洲在内,世界 多数地区的监管部门已经牢牢盯住其加密货币业务。币安多次向界面新闻回应,正在与当地的监管部门积极沟通,并开始向全球招募相关领域的资深人士,推进其合规化进程。
其创始人超长鹏也在 公开信中 表示 :“ 正 努力与监管机构合作,以解决他们的担忧 。 ”面对监管,币安叶回应了三个发展方向:1、壮大国际合规团队。2、扩大合规合作伙伴关系。3、本地化运营业务以符合当地法规。
8月27日,币安宣布停止在挪威提供挪威克朗的交易对和付款方式以及挪威语网站支持,币安方面称不维护任何官方 Telegram 社群或其他挪威语在线交流渠道,以更积极地应对监管。 此前,币安已宣布停止加拿大魁北克地区的加密货币业务,并下架其股权通证产品。
除了币安,近两年迅猛发展, 在北美地区拿下多项广告赞助的FTX向外界透露, 目前正在六到七个司法管辖区申请 加密货币 许可。
8月30日,FTX的首席执行官Sam Bankman Fried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监管机构确实正在为加密货币构建框架。现在已经看到了全球监管机构多管齐下的推动作用,其中之一是为合法企业可以申请的加密货币服务建立许可框架,并且他们正在监管不合规的行为。
但 相比这些交易量巨大但面临监管 质疑 的交易平台,另一些加密企业却认为监管是绝对利好。
当前 香港地区唯一获得加密货币交易牌照的 BC 科技 首席财务官张盛对界面新闻表示:“ 我们对 加密资产 全球整体的合规化趋势 十分 看好 。 法律法规的发展对 加密 资产的全球生态圈来说是一个非常健康的发展方向。 ”
关于为何监管是绝对利好,张盛表示:“ 原因是 监管法规的制定 使得市场不同的平台、不同的运营商需要时间去 布局 。另外一方面,因为用户对 加密 资产的接受程度也都是需要长时间锻炼出来的。全球的监管机构现在做的动作就是推动整个行业调整他们以往的运营的方式。包括在有些市场有可能现在的阶段不允许某些产品,比如说需要提高对反洗钱的要求。另外就是对投资者,对用户的 资产 保障方面也都需要提升要求,这些都是全球不同的监管机构基本一致的目标。 ”
在BC科技刚刚发布的 2021年 中期业绩报告中,其交易量也正式突破千亿规模,达到1170亿港元。
作为合规化进程最高的几家交易平台之一,BC科技与 币安、FTX等 企业 显著不同的就是 其发展模式,币安、FTX等企业 是先发展业务,再推进合规进程。而Coinbase、BC科技则是选择先实现合规 化 ,再推进其加密业务。
2021年 6月 ,BC科技获得新加坡政府公司(GIC)的投资, 而新加坡政府公司在全球加密交易平台中只布局了Coinbase与BC科技。BC科技旗下OSL交易平台还 与富达银行、渣打银行 等国际金融金钩展开了业务 合作。
BC科技首席财务官张盛 解释了该现象:“ 机 构 投资者 的操作方式是非常系统化的, 在加密货币行情剧烈波动时,其 分工 和决策 做得很好 , 抗风险能力 较 强 。 而 高净值客户有很多都是家族 办公室 , 近年来 他们对 加密 资产的兴趣 越来越高 。 但 现在香港、新加坡, 包括美国在内 ,绝大部分的私人银行,绝大部分的传统券商现在还没有能力,或者是还没有系统可以在 加密 资产投资项目方面为这种投资者提供服务。 ”
而BC科技专注于加密资产后,其交易规模在正式突破千亿港元的背景下,与头部交易平台数千亿美元规模相比,还有不少差距。且由于合规化进程 、股权激励和认股权证的费用、ESG碳排放积分购买等支出 , BC科技 至今尚未盈利。
盤點加密貨幣常見風險
比較不受歡迎或具監管不確定性的幣種,會有被交易所下架的風險,導致流動性下降。圖/freepik
流動性風險
比較不受歡迎或具監管不確定性的幣種,也會有被交易所下架的風險,導致貨幣流動性下降。例如,Poloniex 交易所(Poloniex 交易加密货币有哪些风险? Exchange)就曾經在二○一八年五月,宣布下架十七款代幣:
交易所風險
萊恩.麥吉漢(Ryan McGeehan)在他的網站「區塊鏈墳場」(Blockchain Graveyard),根據公開資訊,列出安全漏洞與偷竊事件的起因。
• 粉飾行情:指交易所利用不同對象間反覆交易,以人為方式使交易活動更熱絡。這種「虛假的交易量」會吸引其他客戶投入交易。
• 誆騙:這是掛假的委託單並在配對成功前撤單的招數,可用來哄抬或拉低價格。
• 搶先交易:交易所可以看到客戶的掛單,並利用這份資訊,在客戶的委託單被接受前搶先交易。
• 執行停損:有一些客戶會掛「停損單」,這是其他客戶看不見,但交易所看得見的委託單。可以看見客戶停損單的內部人員,可以利用這項資訊和客戶對做。這種操弄手法,常見於外匯市場。
• 假造流動性:交易所可以掛出「無法成交」的委託單,這種委託單會在客戶嘗試配對時消失,或只能成交一部分的交易,讓交易所的流動性看起來比實際高。
• 龐氏騙局:承諾投資人可獲得豐厚報酬,拿新投資人的錢付給舊投資人。
• 捲款潛逃(註1):計畫創辦人、錢包、交易所或投資計畫拿了客戶的錢就跑了。
• 假駭客:計畫團隊找人發起駭客攻擊並與對方共享利益。
• 拉高倒貨:詐騙份子用便宜價格買進流動性不佳的貨幣,然後在社群媒體上大肆吹捧,以拉高的價格賣給新的投資人。
• ICO 詐騙(註2):用ICO 募集資金卻無意推出產品。有時,ICO 會把知名業界專家列為計畫顧問或團隊成員,來增加可信度,但該名專家並不知情,或掛名一事未獲專家同意。
• 移花接木:複製真的ICO 網站,拿掉真正的匯款地址,擺上詐騙份子的匯款地址。
• 挖礦機制詐騙:聲稱投資人能賺進大量加密貨幣,卻未揭露難度提高這類的關鍵資訊。
• 假錢包:詐騙份子透過錢包軟體去存取私密金鑰,藉此竊取用戶的錢幣。
審定註1:隨著Netflix 韓國原創劇「魷魚遊戲」(Squid Game)在全球爆紅,有些加密貨幣的專案發起人看準這波熱潮,順勢推出同名的「魷魚遊戲代幣」(SQUID)。SQUID 遊戲代幣從二○二一年十月二十八日低點○.○八五美元,僅以一天的時間爆漲三千二百%,來到二.七七美元,更在一星期內狂漲逾二萬七千九百%。豈料情況急轉直下,突然崩跌九十九.九九%,從歷史高點兩千八百五十六.六四美元跌至幾乎歸零的程度。全球最大的加密貨幣交易所「幣安」更認定SQUID 是惡意詐騙,在專案發起人疑似捲款潛逃之後,對司法管轄機構提供調查資料。
審定註2:目前火紅的各種遊戲代幣,其實就是當年ICO 的翻版;投資人可以利用以太幣購買各種代幣做為日後的其它用途。根據當年Bitcoin.com 的網路統計,在二○一七年共有九百零二件ICO 專案,其中的一百四十二件專案在募資開始前就宣告失敗;一百一十三件專案的狀態久未更新,恐將面臨失敗;兩百七十六件專案在完募資金後,完全沒有推出任何產品就消聲匿跡。這些被列為失敗的專案佔整體ICO 比例約五十九%,總投入金額共計二.三三億美元。ICO 失敗的比例其實不比傳統創業投資(venture capital)失敗的比例高,但因不少ICO 專案一開始就不打算真正開發產品或服務,只想惡意吸金,因此導致ICO 投資人紛紛走避,逐漸將ICO 視為洪水猛獸。